9月23日,纽约联合国总部特朗普站在联大讲台,长达57分钟的“竞选式演讲”,却是打破了美国总统在联大的发言时长纪录。
联合国大会,自然出席都是世界各国代表,发表国际声音的舞台,每个人可都不放过机会。
巴西总统卢拉可不惯着特朗普,作为按惯例首个发言的国家领导人,卢拉一开口就直指美国近期对巴西产品加征高额关税的行为。
他强硬表示:“巴西的主权和民主不容谈判!”,紧跟卢拉进一步为全球南方国家发声,强调“我们的声音不该被忽视”。这番话道出了众多新兴经济体对西方借“规则”谋私的不满。
卢拉的开门红,自然是给后边的总统奠定了基础,马克龙也不惯着,不过相较于卢拉的喋喋不休,马克龙却是含蓄,但立场坚定。他强调联合国的“不可替代性”,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并抨击单边主义。
马克龙态度直接,便是表示欧洲不再当美国的外交“跟屁虫”,甚至在会议期间宣布法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事实上,早在7月的联合国高级别会议上,法国就已表明这一立场,当时美国选择了抵制会议。
如果说卢拉是“开门红”,马克龙是含蓄,那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就像是忍了太久的大爆发。
他直接呼吁“起诉特朗普”,理由是美军近期在加勒比海对多艘“运毒船”发动致命打击,造成十多人死亡,却拿不出任何船上有毒品的证据,这种的反人道行为,无证据动武,违法且侵犯人权,佩特罗丝毫难忍。
而佩特罗斥责的大声量自然是再吸引世界其他各国眼球,毕竟哥伦比亚传统上是美国在拉美的重要盟友,这一公开翻脸自然是标志着一切都变了。
不过如若三个总统的话真的能影响到特朗普,那也终是奇怪了,57分钟的演讲,赞扬自己第二任期的成就,声称“全球经济因美国而增长”。他同时批评联合国“花钱制造麻烦”,甚至质疑联合国存在的目的。
他还将矛头指向中国和印度,声称两国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成为俄乌战争的“主要资助者”。
更有趣的是,特朗普声称自己在联合国遭遇了“三重破坏行动”,自动扶梯故障、提词器失灵和音响系统问题。他宣称“这绝非巧合”,并要求联合国展开调查。
没来由的演讲内容,还是打破了历来美国在联大的发表记录时长,而演讲结束也不过只是获得了礼貌性的掌声,到底谁被孤立,特朗普却是有些拎不清了。
特意的强调,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赋予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包括较低水平的开放承诺和义务、较长时间的实施过渡期等。中国自2001年以发展中成员身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直享有这一待遇。
不过中国此次宣布的关键在于“新”字。这意味着在过去已写入各项多边协定的待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对未来谈判中新增或升级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而中国将不再积极主张适用。
甚至可以理解为,中国放弃特殊待遇的宣布,实际上是对美国长期指责的有力回应。
特朗普多次声称中国“利用发展中国家身份占便宜”,而中国的这一举动使美国的指责失去了着力点。
更重要的是,这一决定向世界表明:中国有信心和能力与发达国家在同一标准下竞争。毕竟根据2024年数据,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1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35万美元,约为美国的1/6。
只得说如今联合国大会上的这一幕,便已经预示着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美国虽仍是超级大国,但巴西、法国、哥伦比亚等国已敢于公开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