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NINE GAME)娱乐·官方网站-九游实现中国梦

2025雷军年度演讲全文汇总:揭秘造芯、造车秘辛!-九游娱乐设备有限公司

0635-8226025

行业新闻

首页 > 九游新闻 > 行业新闻

2025雷军年度演讲全文汇总:揭秘造芯、造车秘辛!

  • 发布时间:2025-09-29
  • 点击次数:

  2025 年 9 月 25 日晚 7 点,雷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第六次年度演讲,今年的主题是“改变”。

  在2个多小时的演讲和年度新品发布中,雷军分享了小米过去几年所经历的“改变”,以及小米造车、小米造芯背后的故事。

  “九游娱乐有哪些推荐的游戏?”

  演讲后的发布会环节带来了年度重磅新品:小米17系列。它是小米高端化五年的蜕变之作,也迎来了数字系列的关键变阵。全系产品力跨代升级,包含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三款产品。

  最后,推出了小米定制服务,给大家介绍了小米定制服务中心,这是为每一位独特的车主带来的精心设计。

2025雷军年度演讲全文汇总:揭秘造芯、造车秘辛!(图1)

  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今天是我的第6次年度演讲。去年3月,我们发布了小米汽车,小米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的科技公司。今年5月,我们推出了玄戒O1 芯片,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发布 3nm 制程旗舰芯片的公司。

  在小米创办十五周年之际,小米在汽车和芯片领域连续两次重大突破,让很多人刮目相看,感觉小米好像一夜之间换了一家公司。

  五年前,2020年,小米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那时的我们,上市已经两年,年营收也突破 2000 亿,成功跻身“世界500 强”。在很多人眼中,小米已经非常成功了。但我内心,却充满着难以言说的焦虑。

  我们所处的行业,苹果、三星、华为如同几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几乎看不到赶超的希望。是躺平认命,还是继续打拼?

  创业十年,团队中很多人都累了,想停下来歇一歇。这点我完全理解,其实我自己也很累。可下一个十年,竞争只会更激烈,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与我并肩作战呢?

  更让人疲惫的是,网上充斥着各种质疑、批评,甚至是攻击。不少人对小米有偏见,固执地认为,“小米就是一家组装厂”,“小米没啥技术,就是东西便宜”,“小米只会营销,肯定走不远”等等。那段时间,我陷入了严重的内耗。

  起初,我并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但幸运的是,我小时候学过围棋,学会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复盘。

  复盘就是回答三个关键问题:“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重来一遍,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搞明白了,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方向就清楚了。

  于是,我们开始了漫长而深入的复盘。每次复盘会,我们找七八个人放开聊,常常一聊就是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会开了四五十次,持续了半年时间。

  小米创办的初心就是用互联网技术和方法做制造。经过这半年的复盘,我们坚定了下个阶段的发展道路: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并计划在未来5年里,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投入 1000 亿元。

  要知道,2019年我们全年研发投入仅75亿,“五年千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从这一刻起,小米的基因开始重塑,“技术为本”成为我们永不更改的铁律,“重新创业”的热情被完全点燃了。

  随后五年,我们用创业的决心引进了大量人才,并重塑了核心管理团队。这个巨大改变,从我们高管团队的名单中就可以看出:

  我们积极引进外部顶尖人才,包括卢伟冰、曾学忠、王晓雁、林世伟、刘伟等一批高管。他们当中,有的直接空降高管,有的作为中层引进,一步一步成长为高管。这些引进的高管为小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内部培养,提拔了朱丹、屈恒、许斐、张剑慧等一批年轻高管。他们都是小米最早期员工,历经十多年磨砺,逐步成长为新一代领军人物,进入了核心管理层。

  比如,工号 54 的朱丹,是小米最早期的工程师之一。如今的芯片业务就是由他负责组建的,玄戒O1 也是他带队攻克获得了成功。

2025雷军年度演讲全文汇总:揭秘造芯、造车秘辛!(图2)

  说到玄戒O1,很多朋友感到非常意外:小米怎么“突然”做出了这么厉害的芯片?芯片发布前,我们从未对外透露过,在内部也鲜有人知。接下来,我们说说芯片业务的来龙去脉。

  十一年前,2014 年 9 月,刚刚创业四年多的小米,全资成立了松果电子,毅然开始自研手机芯片。

  经过三年努力,2017 年,“小米澎湃S1” 正式发布,搭载在一款中端机上,当年就卖了 60 万台。这个开局看上去非常不错,但我心里清楚,松果之路其实走不下去了。

  2018 年,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停掉了手机 SoC 芯片的研发,队伍缩编,继续做一些小芯片,算是保留了一点火种。

  五年前那次复盘,聊到芯片话题,大家都心有余悸。要解开心结,就必须搞清楚松果到底输在哪里。我们花了很长时间研讨。

  首先,切入点选错了。一个反直觉的关键结论:自研手机SoC,做中低端,完全没机会;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我就不展开讲了。当年苹果、华为也是这样突破的。

  另外,自研芯片还需要手机团队的全力支持。大家想想看,手机团队为什么放着成熟的芯片不用,却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呢?如果没有完全一致的目标,和荣辱与共的决心,这事肯定干不成。而当时的松果,在管理上相对独立,跟手机团队的协同非常困难。我经常亲自协调,但依然很难解决。

  但芯片,我们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最终几乎都成了芯片巨头。

  我内心非常清楚,芯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但如今造芯的复杂度,已经远超十年前。比如,自研手机 SoC,至少要花十年时间、至少投入五百亿。花这么多钱和这么多时间,就一定能成功吗?假如不成,我们怎么办?整个讨论过程持续了半年多,大家心里没底,一直下不了决心。

  后来,我鼓励大家,“芯片,我们不干肯定输;不试试,怎么就知道我们小米就干不成呢?”

  松果失败的阴影,依然笼罩在很多人心中。我们见到每位合作伙伴,都需要拼命解释,对方才能理解。费尽了周折,我们才终于重新组建了团队。

  项目进入第二年,我们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当时,小米业务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业务出现大幅滑坡,营收骤降 15%,这是小米史上第一次。

  而此时,我们压力巨大,我们正同时供着“两个孩子上大学”——造车、芯片,每个都是五六百亿投入的大项目,这个压力令人窒息。

  “继续干芯片,会不会把公司拖垮?”团队里逐渐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内部士气有些动摇。

  2022 年 5 月,我组织高管会认真讨论,现场气氛非常凝重,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这次放弃,小米将永远与芯片无缘了,市场也不会再给我们机会。最后,有位高管坦言:这笔账,从商业角度看,此时此刻根本算不清,只能靠创始人来判断了。我没有丝毫迟疑,当即问大家:假如现在放弃,十年后,我们会为公司账上多出几百亿而庆幸,还是为小米这家公司永远失去芯片业务而后悔?

  我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支持干。这笔投入绝对是值得的,退一万步,哪怕最后没有成功,也将为我们培养出一支强大的芯片研发队伍,彻底改变小米这家公司的质地。

  项目进入第三年,2023 年 5 月,中国芯片行业突发了一场地震,一家同行没有任何预兆,三千多人的芯片团队就解散了。我的手机瞬间被电话和信息挤爆,很多人来问,“小米芯片部门会不会关闭?”

  当时,我也有点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深知干大芯片非常难,确实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已经输过一次,这次,咬牙也要坚持!

  为了稳定军心,我马上安排了芯片团队全员会。那时谣言满天飞,会议通知刚发出,同事们吓了一跳,以为我们也要解散了。我们芯片负责人朱丹,在会上传达了公司的决定后,大家长舒一口气,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芯片干成!

  2024 年初,芯片按计划投片了。我们的芯片采用了最先进 3nm 工艺制程,仅投片费就超过了两千万美元。

  去年 5 月 22 号,第一批芯片回来了。大家非常激动,集体到机场去迎接。这么珍贵的芯片,大家就装在一个五毛钱纸袋里,拎回了实验室。

  那天,我正在外地出差,每过几分钟就看一下群里的信息,焦急等待测试的结果。假如不成功,不仅仅这两千多万美元投片费就打水漂了,整个项目都会推迟六个月。

  这意味着,所有模块都调通了,那一刻,百感交集……这些复杂的 3nm 旗舰芯片,一次投片就成功了,真心了不起。我们工程师确实非常牛!

  “九游娱乐有哪些推荐的游戏?”

  一年后,今年 5 月 22 日,玄戒O1 和搭载这颗芯片的手机平板正式发布了。

  谁也没有想到,小米第一款旗舰 SoC,表现如此出色,达到了第一阵营的水平。

  搭载玄戒O1 的小米15S Pro,已经上市 4 个月,媒体和用户给出了非常不错的评价。

  玄戒的路才刚刚开始,谈成功还为时过早,但我们肯定会继续坚持下去。回顾玄戒O1项目,失败本身不可怕,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才是关键。对我们来说,难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难的是,经历松果惨败后,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如何鼓起勇气重新开始干。

  最后分享一个细节。项目启动时,我建议继续叫松果,本想着,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但大家坚决不同意。后来,我们取了一个新的名字——“玄戒”,代表了一个庄重的承诺:小米造芯,这一次,我们是认线 征战纽北

2025雷军年度演讲全文汇总:揭秘造芯、造车秘辛!(图3)

  小米YU7 今年 6 月发布,创造了更惊人的成绩:3 分钟大定超过 20 万辆。这个数字震撼了整个汽车工业,甚至因太过惊人,引来不少质疑。于是我们在第二天下午 4 点直接公布了锁单数据:18 个小时内锁单 24 万台。小米汽车为啥能够再次获得巨大的成功呢?我们说说小米YU7 背后的故事。

2025雷军年度演讲全文汇总:揭秘造芯、造车秘辛!(图4)

  这可能是小米汽车至今最激烈的争论。会议室里,火药味很浓,大家不得不制定了一条“君子协定”:实在吵不下去了,就相互“拉黑 24 小时”,冷静一天后,再接着吵。吵着吵着,我们观点就清楚了:理想这类大空间 SUV,各家车企一哄而上,很快就会有几十款上市,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而且,多孩家庭也没那么多,市场需求的总量是有限的。我们也做一辆同样的车,肯定没前途。

  我在小米YU7 发布会结尾时说:“YU7 为谁设计的?是为那些无法容忍平庸的人,那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人。也是为那些双肩扛着责任、内心仍有远方的人;那些清晨送孩子上学、顺路也给自己买束花的妈妈;那些周末带着全家去露营、也在后备箱中为自己留一套钓具的爸爸。那些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中、内心仍有星辰大海的人。”

  一位 YU7 车主告诉我:他家宝宝出生后,他成了别人眼里的奶爸,专门买辆六座大空间SUV。有一天晚上下班,他突然感到很失落,独自在车上待了半个小时。在忙碌的工作与幸福的家庭生活中,他好像慢慢失去了自我。一年多来,他为每一位家人都费尽了心力,唯独没有给自己买过任何一件东西,哪怕一件 T 恤。看完发布会,他被深深打动了,当晚就说服家人,给自己买了一辆 YU7。

  这几年小米经历的深刻改变,其实也悄然改变了许多人,比如,我的好朋友——陈年。他是凡客的创始人,经常来我的直播间“蹭流量”。提前声明一下:他没有付过我一分钱的广告费,如果大家对凡客有意见,直接骂他,千万别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