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点赞几十万的新中式教师穿搭、“00后”成为老师后的日常生活......关于年轻教师的一切细节,都可能成为互联网的流量密码。
学生的一切小聪明都被“00后”狠狠预判,并精准拿捏。在“00后”整顿职场的传说日渐消弥之时,人们惊讶地发现:
越是在学生时代精于偷懒、摸鱼、开小差,对学生们的“技战术”滚瓜烂熟,就越清楚怎么断他们的后路。
这项学生时代的入门级考试,让很多小朋友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快乐都雷同,悲伤千万种”。
其次,所有学生必须把课本打开顶在头上,一旦有轻举妄动,掉落的课本就会让他们原形毕露。
但要写下欠条,第二天必须得额外上交前一天两倍的作业量。贪图一两天玩乐的同学还以为占了大便宜,到了第三天就懵了:怎么一天要写一周的作业?
便携电子设备普及后,很多对电子设备一窍不通的资深老师,总被“赛博原住民”学生们用科技手段打得措手不及。
上了讲台之后,直接“嗨siri、小爱同学、小布小布、小度你好”轮番点名。
他们的武器,是对学生小动作的“前车之鉴”;他们的优势,是对青春漏洞的“全盘复盘”。
整顿起“00后”来,他们手拿把掐,但面对孩子背后的焦虑家长,却需要借助传统的力量。
在很多家长眼里,老师跟医生一样,都是“越资深越好”,这让很多长得没那么着急的“00后”教师们愁眉苦脸:
头脑异常灵光的青年教师们,已经凭自己对“资深教师”的理解,开创出了一条“教师穿搭赛道”:
这种略带破碎感的穿搭,憔悴中透着犀利的神态,比任何事物都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
这届看似轻松悠闲的“00后”老师虽然嘴上不说,其实背地里都为了教好学生而暗暗努力。
不光在网上求助,还会特意去找来一些资深老师的语音语调视频,逐字逐句模仿学习。
比如说,为了扩大讲课声音,他们把大疆的无线麦克风+马歇尔音响组合都快买成青年教师标配了。
有的直接把他们当孩子哄,不仅安抚了他们的焦虑情绪,还捍卫了自己的休息时间。
还有的直接事事留痕,把家长当成“甲方”直接汇报工作成果,可谓是进退自如,张弛有度。
光从“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上来看,“00后”教师们可能是有史以来综合素质最高的教师。
东北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4》中显示,在如今中国班主任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已经高达95.14%。
在班主任们的职业成就感中,学生的成长进步与成就(51.59%)、工资待遇(18.01%)及专业发展平台(8.87%)是主要影响因素。
把学生的成长进步总是放在第一位,这个中国教师的优良品质,也被“00后”教师稳稳接棒。
他们既背着家长的期待,也挑着学生的未来,还要和自己较劲。台上一分钟,背后是无数个深夜的自我打磨。
同事老G上初二的外甥女喜欢游戏和动画片,周末她总喜欢去快闪店和商场买周边,老G问起外甥女是和谁一起去的。
提起老师,他的第一印象总是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往讲台上一站就像一棵松树。
然而,毕业几十年,回想整个学生时代,让老G印象最深的却是老师们的反差瞬间。
平时总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还稍有驼背的数学老师,在篮球场上用一个体前变向杀到篮下,然后在体育课代表的面前投篮得分;
总穿黑T不苟言笑的历史老师,在班级联欢会上开口就是黄家驹的高难度摇滚歌曲......
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更顺畅地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真正能达到“平等”的关系。
他们和学生一起追过剧,一起玩过游戏,也会为了一个喜欢的偶像或IP,奔赴同一场快闪。
他们懂得学生的快乐来自哪里,也能看见学生的脆弱藏在哪里。这让他们能在讲台上是老师,在课下却能成为朋友。
因为只有人,才能让学生明白,成长不止是解题与升学,还有歌声、球场和远方。
最好的教育,不是让学生仰望,而是让他们看见未来的自己,也可以这样热烈而完整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