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双11来啦,在这里给大家发超级红包,全品类可叠加可重复领取,谢谢大家长久以来对我的支持~
这篇文章归纳总结相对高端的音箱产品,不过因为是归纳总结性质的文章,所以有些东西只能挑有代表性的讲解,有些内容以后还会详细介绍,有些没有提到的不一定就是不好。
先来两个小菜~BOSE 650和雅马哈YSP5600,这两款家庭影院应该是一些轻度玩家买的最多的。
BOSE650我接触的很多,之前也帮一些朋友调过。例如我之前所认识的相当多一部分玩正版蓝光碟的碟友就买的BOSE这一款。很多人买BOSE这款音箱的主要因素还是简洁,体积小并且方便布线。所以对于一些不愿意折腾、不想破坏家里原有装修风格或者空间本来就不多但是又对声音有一点点要求的玩家,非常受欢迎。声音表现依旧是BOSE的传统——小钢炮,有些人第一次接触都在怀疑这么小的东西音质能有如此表现。
但即便这基本上是你能买到的很好的卫星音箱,但卫星音箱毕竟还是卫星音箱,无法突破物理的限制。音质包括动态范围等相比于传统的家庭影院表现比较一般。这款音箱的最大问题在于其omni的设计。类似于这样的全指向性扬声器向来都不适合做家庭影院和电影院扬声器,过多的反射声导致定位不够精准。最典型的例子在播放一些类似于谍影重重5这样声音本来就比较杂乱的电影,声音就乱,定位不准导致声音听起来更乱。之前一些朋友表示看这部电影根本没有耐心看下去。
有人认为这种omni 360(Omnidirectivity)度辐射的音箱声场更均衡,皇帝位更多。其实是非常非常业余的认知。即便是Acoustic Field,由于房间模式本身的影响也不可能均衡,而对于空间印象,不论音箱单体以何种指向性辐射,只要你不坐在主音箱的正中轴心,在沙发上稍微靠左或者靠右,soundstage就立刻会因为左右音箱距离的变化而导致的双耳时间差而变化,这就是声学系统与音箱单体的区别。根本不存在皇帝位更多的情况。
我在一年半以前的文章中就指出,对于小房间而言,通常真正的皇帝位只有一个,如果有两个也是在同一轴线这种通常在更小房间内的实际情况而言,通常皇帝位就只有一个。但omni所导致的反射问题却使得声场表现/定位较差。双单元对置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升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来做到BOSE一贯很喜欢做的小钢炮。如果双单元之间能够加一个类似于B&O的“声学透镜”,这个问题可能会得到改善,不过肯我个人瞎猜的可能是因为专利不方便用。顺便插一句,类似的对置结构音箱我也做过,不过是低音炮而且只是个concept,没立项。。。
另外,我一直想吐槽一下,BOSE650的遥控器连接配置真的有点反人类。。。
而雅马哈YSP5600应该算是以上这一需求的进一步简化版本,价格比BOSE650便宜不少。如果连BOSE650都懒得安装,不妨买个雅马哈5600。。。最近也有优惠,比平时便宜差不多2000块。
JBL Studio 580/590。这应该是你能买到的最便宜的JBL压缩高音号角音箱。之前Greg Timbers应该是很少做这么便宜的音箱的。我觉得这款音箱会成为一代经典。正经的落地音箱,正经的家庭影院。压缩高音号角、双8/6.5寸单元,比刚才提到的650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6.5寸主音箱市价不到8000,8寸主音箱也就1万。配一整套应也就2万左右。
杰士 RP-280F。杰士这个系列相比于JBL Studio5系列的主要优势在于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好。对于电影中的一些大动态的声音,例如爆炸、枪战等,表现较好。本身也是号角音箱。之前杰士的一些入门家庭影院存在低频量偏少的情况。但是由于是家庭影院,可以通过房间校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事实上有业内人士认为家庭影院主音箱的低频量感有些许偏差并不重要,一是可以通过功放补偿,另外一方面则是家庭影院的低音主要靠低音炮,如果是配套设计,主音箱的低音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有些频段直接被电子分频滤掉了。。。
主音箱双十一优惠价大约12500左右,套装京东自营3万都不到(不含功放)。
5.0不带低音炮才2万,其实双十一的价格比JBL Studio5系列没贵多少。
JBL HDI3800。这是JBL去年最新推出的Synthesis系列落地式音箱。HDI系列相比于Studio,提升可以说是全方位的,3个8寸单元带来的中低频整体动态范围的提升,高音采用类似于JBL 7系列监听音箱的号角和压缩单元技术。当然,HDI的价格相比于Studio系列也是提升了不少(哈哈)。HDI这个系列除了是Studio系列的进阶版以外,应该也是逐步取代老款的雅睿系列。算是目前很值得考虑的家庭影院的中流砥柱。主音箱价格目前在5万左右。组7.1套装估计要10万~15万左右。
JBL Studio 5IW系列。虽然说名字是也是Studio5系列,但实际上这个嵌入式系列应该算是Studio5的升级版。主要改进在于相比于老款5系落地音箱,全新的号角设计。
而且,就嵌入式音箱本身而言。效果不见得比相似的传统落地音箱系统差。尤其是嵌入式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边际临界效应,因为基本上可以近似于理想的2π空间。不过,Studio 5IW系列的价格也确实比Studio5系列高一些。
JBL SCL系列。SCL算是目前能够买到的比较高端的嵌入式家庭影院音箱系列。采用JBL D2 2415和2409H等单元。
SCL系类的价格和HDI系列持平,有些型号可能还要更贵一些。如果想组一套高品质的家庭影院系统,又不想过多破坏家内的装修风格和家具摆设等,那么高端嵌入式家庭影院是不错的选择。SCL系列一套下来差不多10~20万。
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大代理商我也认识不少,现在组中高端嵌入式家庭影院的,基本上是JBL这两款居多。尤其是SCL系列,很多别墅设计方案也比较流行。
以上推荐的都是号角音箱,看电影不论是电影院还是家庭影院,我只推荐号角音箱或指向性相对较强的音箱。具体为什么之前讲过很多遍了,不再赘述。
也许有人会问,为啥一提家用号角就是杰士和JBL,为啥都是美国品牌,鬼斧你怎么很少讲日本的号角呢?
日本哪有人懂号角。但凡对音箱发展史稍微了解的就应该知道,日本当初很多音箱就是照欧美抄的,号角基本上就是照着美国那几个牌子抄的,JBL和当年的Altec Lancing。如果有人感兴趣,不妨买一本当年先锋的声学研究所所长山本武夫博士的书,翻一翻就知道谁才是日本人的老师。号角技术虽然是最古老的音箱形态之一,但也许你可能不相信,号角音箱技术线世纪初。一些压缩单元的技术创新在近10年才完善,靠的还是前苏联大神。之前从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的一百多年都属于探索摸索阶段,包括号角音箱的领军者JBL。而日本人做的一些号角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就是价格卖的贵一些,结果就有不少人觉得高级。这一部分内容由于篇幅有限暂不展开讲解,会在近期可能会发布的另一篇文章中详细提及。
之前退而求其次,可以考虑天龙2700和3700。但现在2700和3700涨价涨的离谱,再加上雅马哈发布了性价比更高的新品A4A。
而如果预算只有5000,今年2022年双11比较推荐的是天龙X1700(因为今年双11雅马哈V6A折扣不大且貌似供货不足)
简单说一下原因。很久以前就提到,特别入门价位的AV功放不是很靠谱。至少要五六千才能达到我认为可用的级别。
2021年还在玩家庭影院功放,说明对效果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对AV功放还是有一定的追求。不如干脆来个中高端的合并机,支持基本上所有主流音频协议和一些高端环绕声算法,例如比较高端的IMAX Enhanced和Auro 3D,声道数量也足够日后扩展,每个声道的功率也满足大多数情况的需求。价格也就一万出头,还不算那么离谱。各种其他小功能也是一应俱全。
这里再简单解释下为什么推荐天龙X4700和马兰士SR7015。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次世代游戏主机PS5和Xbox Series X,8K分辨率也许现在很多人还用不上,但是这些功放还支持4K120帧。PS5我不太清楚,但是Xbox Series X官方宣称是支持4K120帧游戏的。PS5应该是只有单HDMI输出,如果功放本身不支持4K120帧,那么就只能用电视玩不了家庭影院了。
值得一提的是,天龙和马兰士现在都是美国公司。B&W也是。安桥和先锋也是。你说巧不巧~
我之所以一直都比较推崇合并机,是因为分体前后级AV功放系统的功能和功率绝大多数人根本用不上。除非你的声道特别多或者你的房间足够大。之前认识一个英国老哥,家里通过各种前级和处理器扩展,搞出将近100个喇叭。我觉得这都是极端情况,我自己之前在公司一直用的也是分体前后级,而且都是哈曼的旗舰。但是如果我自己家用,开机要按两遍以上的按钮就离谱,想想都麻烦。很多后级压根没有遥控器,你又没有周鸿祎的秘书帮你开机,何必为了分体那虚无缥缈的“高级感”而多花钱又折腾呢?
如果你一定要买,做后级的很多,这里只简单推荐几个前级,因为毕竟前级涉及到一些算法相关的,能做的做得好的还是比较少的。
当然,还有法国的Trinnov,毕竟JBL那个前级也是Trinnov代工的。
其实很多高端家庭影院前级的一大卖点就是支持Dirac算法。但我想说的是,Dirac并不一定准,可能在傻瓜自动校准中算是比较准的,但是和手动校准还有区别。具体原因看Floyd Toole博士的演讲,如果能看懂应该能理解为什么。
我之前一直用电影院里用的BSS效果器,用这些很多连Q值都没法任意设置或者每个声道只有7段EQ的家用设备是真的不顺手。
其实我一直不是很理解,DSP本身是可编程的,完全可以开放权限让用户任意设置滤波器。难道是这些厂商都认为客户比较傻,不会调EQ?
JBL S2S。其实JBL很多好的家用和录音用低音炮都是无源的。S2S就是代表之一。可惜好像已经停产了。不过现在好像还能买到,差不多1万5一只,买到就是赚到吧,且行且珍惜~
不过,基本上之前在公司里搭配这个炮出现的后级都是三四万以上的,Crown专业后级,很多时候配的是7万多的旗舰专业后级。JBL的几款高端无源低音炮,额定功率都比较高,不太清楚如果配特别低端的后级会怎么样。建议想入手的人也留足够的预算给后级功放吧。
捷力、SVS。捷力主打有源低音炮。可以这样说,如果预算够,而且想买有源低音炮,基本上买捷力就可以。不过我个人推荐还是12寸起步。当然,如果预算更高,也可以考虑美国威信的。
低音炮一般都有DSP,实际调低音炮也基本上靠DSP,所以有些对于HiFi音箱比较重要的参数其实,设计低音炮应该着重一些其他问题和DSP很难解决的问题。
JBL 705p。为什么推荐这款而不是708p。首先,这两款音箱我都用过,而且708我用过几十只。而且还有一点,JBL监听音箱有1系、3系、7系,宝马、Intel和AMD都有5系呢。所以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有发言权的。708是8寸单元,实际上低音和高音衔接不如705的5寸单元。这一点曾有一些专业人士一起对比试听过,确实705的人声优于708。当然,708的低音比705好,这是8寸单元带来的优势。但是705的低音也不差,尤其在5寸这样小的尺寸,而且对于这样的书架音箱很多人还是愿意配一个低音炮,那么708低音的优势就基本等于没有了,并且705p的价格基本上只有708p的一半。所以我认为反而是5寸的705p更值得购买。线p双十一也有小幅度优惠,1只不到8000一对不到1万6就能拿下,性价比还是很高的,花1万6买无源音箱+功放的组合很少有能PK过这款的,尤其是5寸音箱。
纽曼我觉得相对来说一般。不过价格也便宜一些。据说纽曼的一致性很好。适合同时有多个录音室的专业人士。关于纽曼,之前有详细介绍过。
顺带一提监听音箱/有源音箱通常要搭配的声卡。这里只推荐两款,RME Fireface UC/X和RME ADI-2。Fireface UC不用多说,几乎所有声学公司都把它当测试设备配合SoundCheck。ADI-2/Pro Fs则不少公司把它当作标准音源,有不少耳机研发和最终Review时就是用这个声卡直接驱动的,根本不需要独立耳放。普通用户一般家用我更推荐ADI-2/Pro Fs,因为Fireface的多声道很多人压根用不上,但是ADI-2的一些功能还是比较实用的。
。从200~300Hz起整体呈现大约3dB的缓降。一些英国品牌确实喜欢这样的设计,声音会更柔和“耐听”一些,但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但不失为两万元以内非常值得推荐的书架音箱之一。
这两款音箱在国内基本上了解的人很少。但实际上这两款音箱的声音表现都很不错。甚至会比同价位的JBL还要好一些,这里指的都是美国的价格。国内貌似价格有点贵。只不过杰士的牌子没有JBL响,再加上很多人对杰士的了解仅限于上面提到的一些入门家庭影院音箱。其实杰士之前的HiFi音箱有些很不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瑞士达萧的试音室用的就是杰士旗舰。
之前看到有所谓的“音频评论家”觉得这音箱外观太丑所以不喜欢。。。这个前面板障板造型稍微有点声学常识的人就应该明白这是改善离轴频响和指向性。
我个人推荐,听音乐选4367,看电影选雅睿1400和前面提到的HDI都可以。S4700因为超高音和高音衔接有问题,改分频器效果才能更好,所以并不是特别推荐。S4700要4万,加两万就能买4367了,干脆一步到位省的折腾。而为什么4367只推荐听音乐而不是看电影呢?实际上4367看电影本身从声音的角度而言也绝对没问题,但是4367实在太胖了,包括K2 S9900,能摆下这音箱还有一块大电视大屏幕,那得啥家庭啊,我不敢想。雅睿1400和HDI 3800身材苗条一些,摆放相对灵活,这也是为什么AV音箱普遍设计成双8的原因之一,当然1400是单14寸低音。而K2 S9900和之前的S9800之所以也比较流行,也是因为DD67000更胖。。。
意大利势霸新出的音箱我没怎么接触过。不过,我认识的两位业内大师,非常专业的人士,和我谈过其实势霸的新系列很不错。不过势霸的新系列价格也普遍很离谱,感觉完全就是奢侈品定价,一个书架箱能卖到8万多。。。不过毕竟是卖家具的,有钱买回来就算平时不怎么听当个摆设也可以吧(滑稽)。
我建议至少从斯大林起步。一万多能买的只有一款老款的4寸mini音箱,注意是老款。别的不想多说。
而对于HiFi功放而言,如果你的功放预算差不多一万多,雅马哈A-S1100、挪威音乐之旅ECI6可以考虑。不过挪威音乐之旅近年来涨价涨的厉害,如果没有“北欧情节”,雅马哈足以。
而且其实一般家用,这个价位这几款已经足够了。更往上的一些所谓HiEnd品牌,更多预算的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输入接口齐全功率充足,外观大蓝眼睛,关键有多段EQ可以调节。如果买Mark Levinson的线功率差不多减半,只不过多了一些黑胶唱机输入。我是合并机狂魔,实用主义。分体机绝大多数情况都没必要,上面提过了。
最好再学学Leap、Comsol之类的怎么用,常见的麦克风怎么配置,REW、Smaart、SC等常见的测试软件怎么用。最好也会用Klippel。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即便音箱行业懂听音的也并不多,如果有些人自己玩DIY的话,靠耳朵调音可能更不现实,不如先把基础的声学/心理声学相关的东西设计好。
西雅士的低音单元,中高端型号多为金属盆。恰好我有很多西雅士的旗舰/次旗舰低音单元,镁铝合金和石墨烯涂层的。
简单说说西雅士低音单元,低频失真表现一般,主观听感总体上下潜很不错,但是低频力度不足并且声音还是有点混,力道不足应该和西雅士低音喇叭灵敏度普遍偏低有关,之所以灵敏度做的低估计还是想要f0低下潜好,对于8寸/10寸的喇叭,这两点确实很难兼顾。西雅士的几款高端低音单元其实是不如JBL的高端低音单元的,但总体上西雅士的低音单元价格比JBL的便宜,西雅士这款也就3000出头一只,JBL好一点的低音喇叭就算二手也要6000往上。而且西雅士的低音喇叭尺寸小,方便做成双8或者双10的落地音箱。JBL的15寸大喇叭做成音箱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空间可以承受的。
如果你想组双8/双10落地音箱,个人是很推荐西雅士的喇叭,个人认为比绅士宝的要好;但是如果你有条件玩15寸的,西雅士的喇叭就没什么优势了。
西雅士的高音单元也玩过一些,其实根本不用玩,只要懂一些声学常识,看它的设计和曲线基本上就知道实际表现如何了。只能说没有waveguide,高音单元本身很难维持相对恒定的指向性,和不同的低音单元搭配也比较困难,或者说很难找到合适的单元搭配和分频器设计。这基本上是所有DIY高音单元的通病。并且很多DIY高音单元本身的频响也并不是很靠谱。
绅士宝我接触的比较多的就是“西瓜皮”,也买过一些。所谓西瓜皮,实则一般,东西是好东西,但是并不是很好。具体表现在人声还是有些糊,清晰度略有不足,这是很多纸质中音单元的通病,也包括JBL 4312系列。但实际上这几款中音喇叭频响都很平。通俗的讲就是,方向对了,但是差点意思。如果你想组一个真正顶级的HiEnd DIY音箱,个人并不是特别推荐绅士宝的西瓜皮系列。
艾卡顿的一些单元有谐振峰,LCR模拟分频很难滤掉,分频器不容易设计而且可能因为高阶价格不菲,干脆推荐直接用电子分频。分频和箱体设计得当的艾卡顿,人声表现优于绅士宝的西瓜皮,不过价格贵出不止一倍。。。或者说,艾卡顿是不错,就是有点贵。
SB的性价比公认比较高。性价比最高的还应该是SB的超低音单元。用来做低音炮很不错。我有一位拉脱维亚里加的朋友,就用SB的超低音单元做出过不少低音炮和HiEnd音箱,欧洲一些小国反而有不少大师,比国内某些大忽悠真的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包括荷兰的一些搞小众品牌的,例如DD、HYPEX之类的。甚至是伊朗、伊拉克和阿联酋也有调音大师。
。德国布利斯玛目前主打的还是铍振膜球顶高音。之前测评过所谓的在不少DIY论坛很火的一款布利斯玛的旗舰高音单元。
这款单元看似轴向频响非常平直,但实际上这款单元的离轴频响和指向性表现并不是很理想。只有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和8寸以上的大尺寸低音单元组2分频音箱中,勉强可以发挥其低f0的优势。而且即便如此,还是由于指向性的问题,人声表现也不会很好。对于想组一个高品质的音箱系统,不一定有布利斯玛后来出的小尺寸铍振膜单元好。和Revel次旗舰的铍振膜单元更没法同台竞技。
这里我还想再吐槽一下。经常看到一些自以为自己很懂HiFi的所谓发烧玩家,高谈阔论各种单元材质的声音,而完全无视单元的设计。可能他们压根也不懂不同障板、不同waveguide有啥区别,更别提能听懂了。基本上就是xx材料PK xx材料,xx品牌对比xx品牌和xx价格。对和声音有关的东西一无所知。。。
这里再补充一点,为什么之前推荐过B&W的入门音箱但是这篇文章没怎么提B&W的高端型号呢?
伊顿和魔雷其实很多业务在车载后装音改。家用HiFi只接触过一些低端产品。高端产品线我并没有亲自用过。但是,有大师说高端的伊顿单元不错。而对于魔雷,旗舰碳纤维不错,其他不了解。不过以上说的所有单元,也要看怎么用怎么搭配怎么设计,不是好的单元随便一装就一定有好声音。
,我个人只推荐声博士,尤其是在国内。美国有一些不错的厂家,但是貌似在国内没有业务。国内一些粗制滥造的声学处理材料我之前在公司里也被坑过,效果怎么样先不说,味道特别大,气体有毒,健康都受到威胁还谈什么声音?但是请切记,简单而言,买吸声材料一定要买厚的,薄的没什么用。至于扩散板如何摆放,之前live有详细讲过:
B&K不太清楚,但是G.R.A.S和PCB都有几千块的麦克风,有些虽然是QC级别的,但是还是比一众一两千的USB麦克风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实在不行买个二手再加个电源应该不到5000就能搞定。
文章写道尾声,我又想起一些魔幻的事情,其实我一直觉得有些事情非常匪夷所思。比如说当我第一次听到xx音箱xx耳机7段15段EQ“调音”,美其名曰x耳朵调音,而且还很厉害的样子,没有人更懂实践。
当时我就吓尿了,蒙古也有海军的嘛?卧槽!蒙古还真TM有海军!怪我太年轻,too simple。。。耳机听音调音不就是蒙古海军吗?如果不是难道还是什么?Copy+ODM贴牌+Cost down能叫研发吗?蓝牙音箱还有个limiter调呢(捂脸)
这文章感觉真的只是简单概括一下,没想到写了这么长这么多,喝点东西压压惊,祝各位双十一能抢到合适的价格,如果有需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