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三星电子旗下哈曼国际宣布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Masimo公司(最出名的是信息提取脉搏血氧仪)旗下Sound United消费音频业务,交易涵盖宝华韦健(B&W)、天龙(Denon)、马兰士(Marantz)、普乐之声(Polk)等八大品牌,预计于年底完成交割。
其实早在2024年,音频圈内就一直在疯传哈曼集团要收购Sound United,近2年音频行业就在不断的收购、重组的过程中度过的,包括德国瑰宝Sennheiser消费级产品被听力保健解决方案供应商Sonova收购、GoldenEear被拥有Paradigm等品牌的PML收购且并入高端音频品牌组合、Bose收购麦景图集团、红衫中国收购马歇尔(Marshall),音频行业这2年不是在并购就是在并购的路上。
此次并购是哈曼近十年来的第八次重大并购,也标志着三星音频业务完成从消费级到Hi-End超高端市场的全链路布局,初略计算其品牌矩阵已覆盖全球音频市场超30%的核心技术专利与60%的高端汽车音响份额。
2017年:三星以80亿美元收购哈曼国际,一举获得哈曼卡顿、JBL、AKG等16个音频品牌及汽车音响核心技术,为后续生态整合奠定基础。
2020年:Sound United(当时独立运营)收购英国Hi-Fi品牌宝华韦健,后者凭借鹦鹉螺、钻石系列音箱等标志性产品跻身超高端市场。
2022年:健康科技公司Masimo以10.25亿美元高价收购Sound United,试图跨界布局消费电子。
2023年:哈曼收购音乐管理平台Roon,补足流媒体与软件生态短板,为多设备互联提供技术底座。
2025年:哈曼以3.5亿美元并购Sound United,完成对Masimo音频资产的收购,有行业分析师认为,这一价格差异反映Masimo剥离非核心业务的迫切性,而哈曼则凭借三星资本优势实现“技术抄底”。
哈曼现有品牌已形成清晰定位:JBL、Infinity覆盖大众市场;哈曼卡顿、AKG主攻中高端消费电子;宝华韦健、Mark Levinson等锚定奢侈品级用户。
此次新增的Denon(家庭影院)、Marantz(功放技术)、Polk(性价比产品)进一步强化细分市场统治力,实现从入门到高奢不同价位段用户的无缝覆盖。作为大头的消费电子品牌和技术,宝华韦健的钻石振膜高音单元、Marantz的HDAM放大模块,可能会被融入三星Galaxy耳机、Soundbar及电视产品,对抗苹果空间音频与索尼360 Reality Audio技术。
车载智能舱部分,Denon的车载环绕声算法将与哈曼现有汽车音响方案整合,或是针对不同的规格提供丰富的差异化方案定制,为现代、宝马等客户提供定制化选择,直接挑战 Bose 与 柏林之声的市场地位。
基于Roon平台与SmartThings系统,三星可以轻易的打通并提升Hi-Fi设备、智能家电与车载终端的声学体验,实现“跨空间音频跟随”等场景创新。
据Frost & Sullivan预测,全球消费音频市场规模将于2029年突破700亿美元,其中高端产品(单价超1000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三星通过此次收购,不仅获得宝华韦健等品牌的奢侈品溢价能力,同时抢占家庭影院自动化、汽车声学元宇宙等新兴场景入口。
哈曼旗下现拥有超20个音频品牌,如何避免内部竞争成为难题。业内猜测三星可能采取“主品牌+技术子品牌”策略,例如将宝华韦健设计语言与哈曼卡顿调音技术融合。
Masimo时期Sound United曾因医疗与音频业务协同失败导致估值缩水,三星此次并购需要证明其能实现声学硬件与AI算法的深度结合。
此次收购折射出音频产业从硬件军备竞赛到生态战争的核心趋势转变:索尼凭PS生态绑定影音体验,苹果以AirPods+空间音频构建护城河,而三星正通过“并购-整合-生态化”三步走策略,试图重新定义声音的全产业价值链。
未来竞争焦点将从单一产品性能转向跨场景服务能力,例如基于用户生物数据的个性化声场调节,或是车载、家庭、移动场景的无感切换。
对于发烧友而言,巨头博弈或将催生更多“技术下放”,但行业也可能面临小众品牌消亡、同质化加剧的阵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